桃園縣立建國國中爭取HP惠普公司捐贈電腦暨網路設備計劃書
-
學校概況
本校現有七十班(含啟智班三班),是一所大型國中,學生人數已達四千人。成立之初,教室只有一棟,計十間,二十一年來學生數逐年激增。為配合需要,乃不斷擴建。
如今已校舍林立,頗具規模。除班級教室外,尚有圖書館、視聽教室、理化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健康中心、烹飪教室、縫紉教室、工藝教室、音樂教室等專科教室,設備之完善,嘉惠地方學子實深。八十四年九月綜合活動中心落成啟用,增添學生完善的集會及運動場所。各辦公室均設有電腦設備,供行政電腦作業之用,並採網路作業以提高行政單位工作效率,另有三間電腦教室供學生學習電腦之用;本校現為全縣校務行政電腦化、資訊教學及電腦輔助教學中心學校,近年來承辦全縣各種電腦研習班,更肯定本校發展資訊教育的不遺餘力。
貳.學校目前電腦化程度及教學應用狀況
-
學校電腦背景:
1.七十九學年度成立資訊教育推展委員會。
2.成立電腦中心,設專職祕書一人。下設行政推廣、軟體網管、硬體維護三組。
3.擔任桃園縣資訊教學中心學校。
4.擔任桃園縣電腦輔助教學中心學校。
5.八十二學年度成立桃園縣教育局區域網路中心。
6.八十三年度起擔任桃園縣校務行政電腦化中心學校。
7.負責建構臺灣學術網路桃園縣輔導網路查詢系統(Gopher)及資料維護。
8.八十六年十月起,擔任臺灣學術網路桃園縣教育網路中心之一。
二.學校網路現況
1.本縣國民中小學電腦區域網路:
(1)沿革:
配合八十二年區運在桃園購置設備。區運時擔任資訊中心,區運會後移作
桃園縣國民中小學電腦區域網路中心。各國中小一套電腦設備(含電腦、印表機
、數據機、通訊軟體、電腦桌椅)。另提供電話24線,透過通訊軟體PC-ANYWHERE
,採用REMOTE CONTROL方式撥接上網收發公文。
(2)效益:
各校文書每日上網至少一次,公文傳達迅速。國教課工程資訊系統各校上
網登錄,資料收集迅速。教育局有關業務數據資料的收集統計分類分析常透過
本系統來作業。例: 公共安全調查、無障礙設施調查、各年增班數調查、學生
數調查、師資人力調查等。
2.本校電腦教室網路系統:
本校現有電腦教室四間,每間電腦教室之電腦都以ETHERNET網路方式連接。
3.校園行政系統網路系統:
本校之校長室、教務處、訓導處、總務處、輔導室、人事室、會計室、教師會、
特教班辦公室、圖書館、保健室等分別以ARCNET網路及ETHERNET網路方式連接。
4.台灣學術網路:
八十五年七月中以 64K 專線連線至中央大學區域網路中心,並開始運轉。
5.校園網路與臺灣學術網路透過本校電腦中心之各項設備連接後,已達到共通之功
能。
三.電腦教學狀況
1.學生電腦教學課程安排:
年級
|
電腦課程
|
上課時數
|
一年級
|
生活科技
|
每學年12-16 堂
|
二年級
|
電腦
|
每週1堂
|
三年級
|
工藝
|
每學年12-16堂
|
特教班
|
認知語文.數學
|
每週2-4堂
|
其他
|
聯課活動
|
每週1堂
|
2.校內教師進修及員工子女電腦研習:於週會時及暑期辦理電腦課程研習。
3.辦理全縣教職員在職進修資訊教育電腦研習班﹝一週三十至三十五小時者﹞:
§八十 學年度有 八 班三四五人 §八十三學年度有
八 班二一七人
§八十一學年度有十七班六○四人 §八十四學年度有
六 班二四一人
§八十二學年度有 八 班三○七人 §八十五年暑期有
五 班一六○人
參.特教班電腦教學狀況
一.課程介紹:
分課程為六大領域,部份課程(實用語文、實用數學、職業教育)打破年
級,以能力或興趣分組,以適應學生個別需求。
生活教育:環境整理、自我照顧(疾病預防、兩性教育、生理及心理健康)、
居家生活(家庭倫理、環境整理、家事、設備、居家安全)、知動
能力。
社會適應:社會知能見度禮儀、節日、風俗、歷史、地理、法律)
實用語文:依照學生能力,分為六組,每組學生5∼6名。課程內容為日常的聽、
說、讀、寫。
實用數學:依照學生能力,分為六組。每組學生5∼6名。課程內容為數概念、
數之運算、時間、錢幣、形狀……
休閒教育:體育、音樂、美勞、休閒活動
職業教育:職業知識、態度
職業技能(農藝、木工、餐飲、清潔工作、代工、超市店員)
復健教育:個別抽出學生作語言、知動等訓練或其他補救教學
二.電腦教學的應用:
智能障礙學生所學習的內容偏重在日常生活方面。目前的教學方式多以圖
片呈現,但此一呈現方式對學生的學習仍有些 限制例如:教師教導疏菜
的種類,,(圖片太小、學生在課堂上實際練習的時間有限,圖片教學為靜態,
講述教學較不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教師雖準備各項遊戲、影像資料、教具等...面對智能障礙學生,課堂講授和演練的確有其不足之處。若運用電腦之趣味性、多元性,提供學生實際社交活動前之情境模擬教學練習,可加強學生各種狀況之處理能力及充份練習日常應對及生活常規、安全教育。並可藉於電腦軟體提供之自主、回饋,讓學生得到學習增強,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基於這樣的認知,再加上本校電腦中心多方面協助,特教班目前的電腦課程進行方式為:
1.電腦繪圖:每週1∼2堂。
2.實用語文及實用數學:每週2~4堂。運用電腦軟體,教導能力較低之學生語文及數學。
3.社會適應:提供情境教學,教導日常生活的應對及問題解決辦法。
肆.人力資源
電腦中心成員依工作性質之不同,括總負責人、顧問、學科教師、學科教師、 CAI專家、網路技術專家、學校行政人員、網路義工等。
學科教師及網路義工人員可再由本縣國教輔導團輔導員中,徵求遴選相關學科且
熱心之教師擔任之。
特教教師參加相關軟硬體研習活動,部份特教教師並參加淡江大學電腦第二專長研
習,以期應用電腦科技建置多元化之教材及學習環境。
運用完整而充足的人力資源,電腦中心除了舉辦各項教師研習和動及行政支源,並於 八十六學年度參與教育部之「資訊教育軟體與教材資源中心—特教學科、地理學」。 結合相關人員建置、整合、蒐集學科資訊,提供教師及學生相關教學軟體,以豐富教學 活動。
-
電腦中心成員名單
編號
|
工作性質
|
姓名
|
服務單位職稱
|
備註
|
1
|
顧 問
|
薛 義 誠
|
中央大學教授
|
指導教授
|
2
|
顧 問
|
謝 浩 明
|
中央大學教授
|
指導教授
|
3
|
顧 問
|
曾 黎 明
|
中央大學教授
|
指導教授
|
4
|
顧 問
|
何 榮 桂
|
臺灣師大教授
|
指導教授
|
5
|
顧 問
|
戴 建 耘
|
臺灣師大教授
|
指導教授
|
6
|
顧 問
|
朱 延 平
|
中興大學教授
|
指導教授
|
7
|
顧 問
|
張 柏 年
|
臺中師院教授
|
指導教授
|
8
|
總負責人
|
賴 錦 祥
|
建國國中校長
|
校 長
|
9
|
連絡人員
|
楊 國 石
|
建國國中教師
|
電腦秘書
|
10
|
網路專家
|
王 國 來
|
建國國中教師
|
數學科專任教師
|
11
|
網路專家
|
周 毅
|
建國國中教師
|
工藝科專任教師
|
編號
|
工作性質
|
姓名
|
服務單位職稱
|
備註
|
12
|
網路專家
|
王 耀 堂
|
建國國中教師
|
音樂科專任教師
|
13
|
CAI 專家
|
陳 宣 如
|
建國國中教師
|
家政科專任教師
|
14
|
行政人員
|
張 銀 樹
|
建國國中主任
|
教務主任
|
15
|
行政人員
|
孫 紹 復
|
建國國中主任
|
總務主任
|
16
|
行政人員
|
張 紘 誠
|
建國國中主任
|
訓導主任
|
17
|
行政人員
|
劉 勛 宜
|
建國國中主任
|
輔導主任
|
18
|
行政人員
|
康 秀 玲
|
建國國中主任
|
會計主任
|
19
|
行政人員
|
戴 興 發
|
建國國中主任
|
人事主任
|
20
|
網路義工
|
李 淑 真
|
建國國中教師
|
工藝科專任教師
|
21
|
網路義工
|
李 惠 悅
|
建國國中教師
|
數學科專任教師
|
二.特教老師:
編號
|
工作性質
|
姓名
|
職稱
|
備註
|
1
|
行政人員
|
黃平宜
|
特教組長
|
|
2
|
網路管理
|
徐智杰
|
專任教師
|
淡大電腦第二專長
|
3
|
電腦教學
|
吳宜周
|
專任教師
|
|
4
|
美工處理
|
熊文綵
|
專任教師
|
|
5
|
教材蒐集
|
范智敏
|
專任教師
|
|
6
|
電腦教學
|
李素芬
|
專任教師
|
|
7
|
教材蒐集
|
鄭伯璽
|
三年級導師
|
|
8
|
腳本編寫
|
王慧敏
|
二年級導師
|
淡大電腦第二專長
|
9
|
腳本編寫
|
李崇誠
|
一年級導師
|
|
伍.特教班電腦教學推展過程中所遇到之主要困難及解決辦法
問題說明
|
問題發生之原因探討
|
尋求解決方法
|
實物、照片教材蒐集困難 |
智能障礙學生需要實物、相似情境模擬之學習特性。自編教材及實物教學照片提供(例如:桃園的公共場所、洗車場、公園、捏陶、醫院……等)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成效。 |
數位相機及掃描器之運用 |
教學內容難以兼顧所有學生個別需求 |
智能障礙學生個別差異較大,老師在同一時間的教學內容難以兼顧每一位學生的個別需求。 |
提供網路教學,選擇不同的教材,以顧及學生個別需求。 |
坊間CAI的不適用 |
坊間軟體的豐富色彩和刺激反易成為智能障礙學生學習干擾。此外,軟體的學習步調過快,及缺乏足夠的練習機會等……都是不適用於智能障礙學生的重要因素。 |
教師自行編擬教學軟體。 |
教學軟體之編擬 |
特教班電腦設備陳舊,教師雖有足夠的教學素養和電腦教學能力,仍需配合相關軟應體,方能編擬更為完善之教學軟體,以提供更為完善之網路教學。 |
增添或爭取相關補助設備。 |
陸.學校在未來一年內欲發展旳電腦應用或電腦教學方案有那些?
-
網路教學研究計劃:特教班於下個學年度即將進行一項「實用數學網路教學軟體在
國中階段啟智班應用成效之研究」,本研究計劃將由教育部通過之後實施(詳見附錄)。
二.「資訊教育軟體與教材資源中心—特教學科」:由徐智杰老師負責網路教材資源中
心及電腦設備管理。目前並進行CAI編擬計畫,以期提供其他特殊教育教師網路資源。
建國國中特教班網址http://www.ckjhs.tyc.edu.tw/~b0104/
柒.如何運用HP惠普科技捐贈之電腦網路週邊設備?
一.設置電腦教室
規劃一間電腦教室,提供相關教師進行電腦教學與實驗研究。
二.研發教學軟體
-
從許多與教學相關的網站上(詳見附錄二)download檔案到server上,節省無謂
的下載時間。
-
運用powerpoint、HTML……等工具,製作許多具有聲光效果的教材或練習,並
運用數位相機蒐集更豐富的教材。
三.充實特教教材資源中心:整理教學資源,
並蒐集相關實物、實景照片,甚至音樂、影
像,透過server提供全國特教教師教學資源。
四.進行網路教學之實驗計畫:
特教班即將於八十七學年度進行網路教學實驗計劃(見附錄一),研究智能障礙學生的學習特性和教學軟體的適切性。該計畫僅提供軟體補助,
急需硬體設置補助,以使實驗計畫順利進行。
捌.學校對於電腦教學發展之長程規劃藍圖
一.繼續研發教學軟體:
-
繼續發展啟智教育類的CAI,並利用ASP能夠將學生操作CAI的進度存檔。
2.研發各科軟體:除了數學和語文電腦教學,生活教育及社會適應等課程亦可發展相關
教學軟體。
-
充實特教教材資源中心:蒐集特教軟應體資源,提供全國特教教師查詢、網路教學、
行政資源。
-
繼續實驗計畫:透過研究計劃,了解智能障礙學生學習特性,以研擬更適合之教學軟體。
-
研發簡易的科技輔具:部份智能障礙學生缺乏語言溝通能力,也許能透過電腦動畫和
語音系統,傳遞溝通訊息。
五.發展特殊學生之學習潛能:透過電腦的介入,發展學生電腦繪圖或音樂等潛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