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之園 雙月刊第28期

主編的話

  11、12月份在一連串的活動中,熱熱鬧鬧地結束了。校慶運動會,孩子們努力滾著大龍球的樣子還歷歷在目;秋季旅行我們走訪了中部的台中科學博物館、溪頭以及九族文化村,雖只短短的兩天,但孩子們與普通班的學生相處融洽,彼此都留下一段很好的回憶。到台茂看電影「落跑雞」,滿足的吃著肯德雞,雖然不明白怎麼會有這麼鬼靈精怪的雞,但最終不免還是祭了大夥兒的五臟廟。去放風箏的那天,陰陰的天空在我們走到陽明公園時突然放晴,大家快樂的在草地上奔馳著放風箏、擲飛盤。中山國小的園遊會以及聖誕Party多了家長的參與,使得活動更加的熱鬧與充實。 緊接在後的,又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更是一個新世紀的來臨。在這世紀轉換的時刻,我們期許能有更新,更好的表現!


近期重要行事一覽

時間 活動名稱 內容說明
90年1月17、18日
星期三、四
第三次月考  
90年1月20日星期六 休業式 學生不必到校
90年2月19日星期一 一、二、三年級註冊  
90年2月20日星期二 開學  


一起來關心亞斯伯格症孩子

李素芬整理

  過去一般都認為,自閉症患者對於外界接觸相當封閉,不容易有互動性的反應,後經醫學深入了解後發現,其實自閉症患者並不是完全的自我封閉。對於外界仍會有反應、會關注。自閉症的主要特徵在於社會互動性、社會化、社會認知等方面有困難。他們有特殊的行為習慣,某些過度重複的行為,缺乏複雜、想像性的遊戲能力,有特殊的能力或特殊的思考習慣等。

  基本上,亞斯柏格症兒童有很多特徵和自閉症兒童雷同,唯一不同的是,亞斯柏格症兒童並沒有明顯的語言發展遲緩的現象。如果沒有明顯的語言發展遲緩現象,又符合其他類似自閉症的各種社會互動性或特殊行為模式特徵的,則可以歸類為亞斯柏格症。也有學者以比較寬鬆的方式界定:自閉症兒童如果到了五歲有發展出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將其歸類為亞斯柏格症。

  在追蹤亞斯柏格症兒童長大成人後的狀況發現,有些輕微、高功能的自閉症患者在學業、社會適應、工作能力、社交關係上和亞斯柏格症者並沒有明顯的差異性,這或許可以作為[亞斯柏格症]其實是一種比較輕微的高功能自閉症的說法。

  但是基本上,其對抽象的,概念的學習仍有困難,表現在人際互動上會不容易把握分寸,有時會顯得過分熱絡或格格不入的情形,雖然他們的語言技巧沒有困難,但是在人際溝通上有著很大的問題。現今盛行的以網路來溝通的方式對亞斯柏格症患者而言,雖可以免除實際面對人的焦慮,但大部分的亞斯伯格患者仍然會渴望與人正常接觸、相處。

  又些亞斯柏格症兒童除了在社會適應上會比較有困難外,也合併有焦慮、強迫症或憂慮症的症狀。此外,這些孩子因社交不好、不懂得反抗、判斷力差、自我防衛能力弱,容易成為同儕中被欺負或被利用的對象,因而需要他人的教導、幫助。

  至於很多人關心亞斯伯格症兒童是否有攻擊行為或暴力傾向?其實大部分孩童會產生比較激烈的情緒或肢體狀況,多半是因為遭受誤解或被欺壓得很厲害時才發生,也可能起因於他們執著於個性所衍生的不知分寸,常會要求別人配合他,而當他的要求不被接受時,所產生的激烈情緒。這類孩子因為對社會、別人感受的認知有困難,常想到就做,或對有興趣的事非常執著、投入,不知不覺中就容易傷害別人。其實他們並不是有意去傷害別人的。

   因為這些孩子的個別差異非常大,周圍的人一定要去除舊有特定、既定的觀感認定這些孩子一定不理人,一定有暴力傾向或一定怎樣怎樣。

  整體而言,對亞斯柏格症兒童,在醫療方面雖可以提供基本協助,但重要的還是必須靠整個大環境的支持和協助。例如,在求學階段,學校的教師、行政人員和同學,對這些孩子的接納、包容和了解,避免用不當標籤看待他。將來在工作上雖然某些障礙可能會隨長大而減少或有其他能力可以替代,但是應變的能力還是比較弱,仍需要旁人協助指導。雇主在作工作變動時,宜給予適當的準備過程,避免突然的變動造成其難以適應。

  (節錄自國語日報89年11月13日13版)


火星上的人類學家?

李秉穎

  有時候,我們看著別人不說話或不笑不吃時,常會戲稱:「你是不是得了自閉症啊?」或是「你有自閉症嗎?」,這些都是我們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對自閉症所做的論斷。事實上,「自閉症」的全名是「幼兒自閉症」,它是由於先天腦部功能(包括語言、認知、知覺、行為、人際關係等)受損傷而引起的發展障礙。「幼兒」二字是因為自閉症大多在幼兒時期即可診斷出來,一般而言並不加以強調。

  前陣子美聯社報導,美國研究人員為了幫助醫生事先測知新生兒是否會患上自閉症或心智遲滯而進行了一項新的實驗,結果證實這兩種疾病在嬰兒還在母體內就已存在,而非後天養育造成。「加州生育缺陷管制計畫」小組的研究結果顯示:自閉症可能是基因缺陷、接觸有毒化學物質、病毒或其他環境物質一起造成的結果。

  自閉症通常在幼兒二歲半以前就可以被發現。自閉症兒童的特徵,是在基本的發展上發生障礙,例如人際關係、注意力、知覺、動作、語言等方面。自閉症兒童從幼兒時期起,便可能表現出不理人、不看人、對人缺乏反應、不怕陌生人、不容易和親人建立親情關係、不會像一般兒童模仿學習,有百分之五十的自閉兒不會說話或答非所問,或只會像鸚鵡一樣的模仿說話。

  兒童有時候會有自傷行為(如撞頭、咬手),語言發展遲緩,說話時詞句內容亂七八糟、怪腔怪調、對於「你」、「我」、「他」等代名詞分不清楚、不和別人一起玩。自閉症兒童玩玩具也有奇特固定的玩法,喜歡轉圈、玩手,也不知道什麼是危險,對外界刺激沒有反應、很遲鈍(充耳不聞或視若無睹);有時非常敏感(尖叫、哭鬧、跳躍、奔跑),會以行動表達基本需求,或用肢體反映情緒。

  這些特徵會隨著年齡、智商及自閉症的嚴重程度而不同。它的盛行率約為每一萬人中有5~10名,男女患者的比例約為5比1。

  自閉症患者有一個在心理學上的通稱,那就是『火星上的人類學家』。(天下文化曾出刊過名稱一樣的書,有興趣的讀者不妨看看其內容)「這表示自閉症患者的思考方式和邏輯和一般人不同,這也造成他們在與他人相處時,會讓人感到『不正常』和『奇怪』。」以阿新為例,「有一次阿新的媽媽問他為什麼不吃魚,他回答說,如果要我吃魚,就像要把鍋子打破一樣。」這種與一般人不同的邏輯,是自閉症患者常有的情形。

  患者與一般人不同的邏輯思考方式也同時反應在所謂「固執性行為」上,也就是患者會不自覺的重覆某些特定的行為,如自言自語或者是極端的挑食。如本人就看過一位高職的自閉症同學不斷地用台語問你一些三位數加法的問題,如果反問他答案是多少,居然還能以心算的方式算出正確的答案。又班上的一位同學就很喜歡收集「珍達」這種類似可口可樂的塑膠瓶子,而且還固定指明要某一種顏色,別的顏色就不行。

  同時,不斷重覆相同的語言也是固執性行為的一種,比如說阿新會在談話中不斷重覆他從電視上學來的流行語,或是幾天前不知從那聽來的句子,這些不斷反覆的行為很容易使得與他談話的人感到不耐煩。

  此外,「情緒表達的不適當也常是自閉症患者會有的障礙。」有些患者一看到喜歡的人就會趴在地上,或是跑過去對他傻笑;也有的小朋友忌妒心和好勝心非常強,一旦我們的注意力稍微不在他身上,就會用哭鬧的方式博取同情。雖然自閉症患者在行為上有上述不適應的情形,但是有些患者(約占全體自閉症10%)會在其它方面展現出驚人的天份,如前述《火星上的人類學家》中就陳列有許多在音樂、美術、數學及記憶能力等方面的自閉症傑出人士,可以輕易做出我們一般人瞠乎其後的事例。

  上述談了有關自閉症的種種,說穿了,是讓我們能了解到自閉症者的不同,進而對待他們能有更多的包容與耐心,千萬不要抱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心態,而投注異樣的眼光。讓他們能在成長的過程中多幾個貴人出來、少跌幾次跤。


自閉症學生出現不當的
自慰行為,如何輔導?

編輯部轉錄

  自閉症國中學生常因屆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出現不當的自慰行為。自慰本身應是正常的,但如果因方式或場合不適當,則須加以輔導。如果是屬於方式不當的問題,則應將解決生理衝動的正確方法列入學習目標,教導其如何正確的自慰及其他解決方法。如果不當是屬於場合的不適當,則應確定此不當行為的目的,是在滿足生自我娛樂或得到注意力的功能。

  當發現自慰行為是在滿足學生的自我娛樂功能時,應考慮學生對學習情境的參與程度,適度調整活動的方式以增加學生對活動的參與。此外,教導學生哪些場合是自慰行為可允許的,哪些則是不適當的,而且也需教導學生在不適當的場合,如何處理自己的衝動,不要毫無遮掩的直接表現出來。

  當發現自慰行為是學生再引起外界的注意力時,須採取隔離或忽視該生自慰行為的措施,停止給予不適當的注意力,另外也應多增強該升其他適應的行為,滿足該生對外界注意力的需求。


特教宣導實施感想

王慧敏

  每年十二月的第一週是特教宣導週,或許你會發現,在這段期間,有好多有關特教的訊息在生活的週遭,什麼身心障礙漫畫比賽,又是什麼身心障礙作文比賽的,在輔導活動課時,又有什麼殘障體驗的遊戲,然後,又是一個似乎是沒見過面、自稱是特教班老師的人在朝會時站在司令台上拚命的灌輸特教概念.....

  隨著台灣社會多元化的發展,不同的人及文化也愈能被大眾接受,特教愈來愈受到重視,身心障礙者的能力也愈來愈受大家的肯定,只是在媒體不斷傳播之下,身為特教工作者的我,不禁也些好奇,一般的人是怎麼去看待這些與眾不同的人,若範圍再縮小一點,建國的學生是怎麼看待特教班的孩子,在普通班孩子的感想中,我有些驚訝,又有些感動,我想把這些感動分享給大家,這是一群911班孩子在和特教班孩子相處4節課的感想。

  在這幾堂課中,我發現特教班孩子的純真可愛,未泯的心稚。他們的一舉一動,深深的感觸了我。從陌生到熟悉,他們總是面帶笑容,認真盡責,即使他們沒有我們平常人的聰明天資,即使他們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口令都須要不斷的教導,但在練會這些時,看到得是那成功喜悅的笑容,在我們眼中似乎只是小事,但在他們的心中,是成功的一大步。

  經過了這幾個禮拜的相處,如今我對特教班也有了新的了解,使我對特教班沒有了以前的那種排斥,而且我覺得特教班的同學不但比我們有禮貌,而且還很活潑、熱情,不但心地善良還比普通人更好相處,只要我們不要排斥他,就容易做為朋友,或者是非常好的知心朋友。

***************************

  我本來以為特教班的小朋友都是非常的幼稚且無趣的。可是經過這幾次和特教班的同學接觸和相處後,發現其實他們非常的天真、活潑、可愛,在聽他們唱歌或做其它事情的時候,雖然他們做的不是非常完美,但是我們可以發現他們一直很努力的想把這件事做好,也很希望我們大家可以不要用異樣的眼光對待他們,我雖然和特教班的同學相處不久,但是我發覺佳妙非常的可愛。

***************************

  從入學到現在,第一次有機會和特教班的學生相處,雖然只有短短的四節課去認識,多了解他們,但也真的讓我受益良多。他們是天真,一張張潔亮的白紙,是活潑中略含害羞,在心中充滿著無限的熱情。我期待每一次相處,更希望多一些機會,告訴他們:我願意與你們作好朋友!

***************************

  雖然特教班的同學,智力稍差,但他們其它地方都與我們一樣,只有一點和我不同,就是他們比我們熱情、活潑,希望有空時,我能常常到特教班感受他們的熱情、活潑,即使他們的智力比我們稍差,我也應該要常和他們在一起當好朋友!   

***************************

  我對特教班的感想是覺得他們其實是一群很讓別人喜愛的孩子,而且特教班這些孩子他們都非常的乖,也很有禮貌,並且很天真無邪,所以,和些特教班的人相處,也是很好,因此我希望還有時間的話,能夠再這幾天一樣繼續唱卡拉ok!

***************************

  我對特教班的人,不是說很好,但是跟他們一起唱歌,玩籃球的時候,我發現特教班的人非常會唱歌的,打球也打的不錯,跟他們一起唱、玩,真是一種樂趣。我的感想就只有這些,我也不知要寫什麼好,但如果我們有緣的話,我們說不定又會聚在一起也說不定喔!

***************************

  對這幾次跟特教班唱卡拉ok的感想,我發現他們很可愛,每次遇到他們時,他們都會對我們打招呼,且我發現,在他們當中,有歌王哦!連他唱歌的架勢,都有歌星的樣子,經過這幾次的相處,快樂的時光很快就過去了,因此我希望,下學期,還能跟特教班唱卡拉OK!

***************************

  這幾天到特教班去唱歌,唱得很愉快很快樂,他們雖然學習能力比一般人慢,但是他們學習能力強,很有活力,所以他們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反而是我們低估他們了!

***************************

  我們班到特教班,前前後後算起來也有四次了,雖然他們可能對某方面的事情學習較慢,但他們是以一顆真誠的心來對待人,比起我們,我們也不一定能夠對每一個人都是用真誠來待人,而他們也不是願意這樣,所以我想我們的接納,可能就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了。

***************************

  這幾天和特教班的學生相處下來感覺到他們並不像我原來想的那麼髒和那麼無知,這幾天改變了我本錯誤的觀念,也給我紮紮實實的上了一課。

***************************

  這些孩子看起來並不像我們所說的那麼笨和奇怪,其實我們比他們還不如,因為他們學習且學得很賣力,所以我們不能以異樣的眼光來對待他們,要以平常的心能來看他,或許真的有很異樣的人時,我們不能排斥他,而還要教他,因為我想信有朝一日他們一定跟我們一樣。

***************************

  我覺得特教班的同學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大家都只是說特教班的不笨怎樣的,其實我們對於他們是陌生的,並不了解,經過了四堂課的認識,讓我覺得其實「他們真的和我們一樣」。

***************************

  他們給我的感覺並不是以前所想像的特教班,我以前所想像的他們是一些什麼事都不會做,但真實的他們是都有自己的專長。

***************************

看到這些感想,你是否有任何感想呢?是否也想來到特教班來認識我們孩子呢!我們竭誠的歡迎您!